联科网刘伟敬PM2.5污染成为排名第5的致死风险因素

时间:2018-01-02 11:10:37  阅读:77+

  2017年Lancet杂志十大重磅级突破性研究成果联科

  一、曲妥珠单抗对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的保护作用可维持11年

  DOI: http://dx.doi.org/10.1016/S0140-6736(16)32616-2

  2017年3月,一项由39个国家的5102例受试者参与的研究发现HER2阳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在化疗完成后接受1年的曲妥珠单抗(HER2受体的单克隆抗体)治疗(初始8mg/kg静脉注射,后续每3周一次6mg/kg)可降低患者11年的复发风险。2年曲妥珠单抗治疗组与1年曲妥珠单抗治疗组相比,无病生存期并无区别。研究认为对于HER2阳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化疗完成后接受1年的曲妥珠单抗治疗可以显着提升患者的长期无病生存情况。

  二、1次乙状结肠镜筛查可降低17年肠癌风险联科网

  DOI: http://dx.doi.org/10.1016/S0140-6736(17)30396-3

  2017年4月,Lancet发表了英国软式乙状结肠镜筛查试验(UKFSST)的结果,本研究纳入55-64岁共170432人,其中对照组112936人,干预组57098人,主要终点为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结果表明干预降低了26%结直肠癌发病率和30%的结直肠癌死亡率。研究认为仅1次软式乙状结肠镜检查可以持续为结直肠癌的诊断和预防提供实质性的保护,保护作用至少持续17年。

  三、PM2.5污染成为排名第5的致死风险因素

  DOI: http://dx.doi.org/10.1016/S0140-6736(17)30505-6

  2017年5月Lancet发表了一项关于空气污染与疾病的研究。研究通过估计PM2.5和臭氧水平与危险因素(包括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下呼吸道感染等)之间的关系得出相应结论。研究显示,2015年,PM2.5水平是排名第五的致死风险因素,导致了420万死亡(1990年此人数为350万)以及1.02亿劳力丧失修正寿命年(DALYs),占全球总死亡数的7.6%以及全球DALYs的4.2%;死亡人口中有59%发生在东南亚;2015年臭氧导致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导致了全球死亡人数增加25.4万以及410万DALYs损失。研究表明,过去的25年里,由于人口老龄化,非传染性疾病的变化,以及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空气污染的增加,环境空气污染成为新的全球疾病主导因素。

  四、早期介入可降低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死亡风险联科网

  DOI: http://dx.doi.org/10.1016/S0140-6736(17)31490-3

  常规介入治疗是有效的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治疗方案。2017年8月Lancet发表了早期与延迟介入治疗方案对患者死亡风险影响的研究结果。本次荟萃分析研究共包含8项临床研究,患者总计5324人,平均随访180天。入选研究需包含治疗后30天患者全因死亡率。总体而言,介入时机对降低患者死亡率无显著差异,但早期介入可降低,基线心脏标志物升高(HR 0.761)、糖尿病(0.67)、GRACE 风险评分超过140(0.70)以及75岁以上患者(0.65)等高危患者的死亡风险。研究认为,对于一般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时机对患者死亡风险影响不显著,但对于存在高风险因素的患者,早期介入可降低患者死亡率。

  五、ACS患者PCI后抗血小板治疗新方案联科网

  DOI: http://dx.doi.org/10.1016/S0140-6736(17)32155-4

  目前指南推荐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使用12个月强效抗血小板药物普拉格雷或替格瑞洛。虽然强效抗血小板药物比低效的氯吡格雷在早期可显示出最大的抗缺血获益,但在慢性治疗期间出血风险增加。因此,急性期内强效血小板抑制剂的适合阶段治疗和维持期内的氯吡格雷降阶梯治疗可能是一种替代方法。2017年10月, Lancet发表了TROPICAL-ACS研究结果,研究中, PCI后,生物标记物阳性并计划接受12个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2610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参与,1304人接受指导降阶梯治疗(1周普拉格雷,随后1周氯吡格雷和出院后14日起接受血小板功能检测(PFT)指导的维持疗法(氯吡格雷或普拉格雷)),1306名接受对照治疗(标准治疗普拉格雷12个月)。研究表明在两种方案在主要终点(1年内复合终点,包括心血管死亡、心肌梗塞、卒中)及安全性终点(2级以上出血事件)发生率上无显著差异。研究证实,与标准普拉格雷治疗相比,PCI后1年的PFT指导降阶梯抗血小板治疗对ACS患者是安全有效的。早期降阶梯抗血小板治疗是PCI后ACS患者有效的替代方法。

  六、综合干预可提高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率

  DOI: http://dx.doi.org/10.1016/S0140-6736(17)32165-7

  2017年10月的Lancet中,公布了一项由5个国家,8个中心,2281例房颤患者参与的IMPACT-AF试验结果,实验通过评估研究组(采用综合干预,包括对医护人员和患者进行教育(如临床论著、网络研讨会、每月与随访中心通话等)、定期监测和反馈)与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患者口服抗凝药物的使用率,表明综合干预显著改善了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效果。研究数据显示,干预组的口服抗凝药使用率大幅上升,从基线时的68%上升到1年后的80%,而对照组变化不显著(基线时为64%,1年随访时为67%)。48%的患者在接受综合干预后开始抗凝治疗而对照组仅为18%。综合干预降低了患者死亡、中风、大出血以及临床相关非大出血的发生率。研究认为综合干预可显著提高房颤患者的口服抗凝治疗率,有助于改善房颤患者的卒中预防。

  七、每日摄入375-500克的水果、蔬菜和豆类对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最为有效

  DOI: http://dx.doi.org/10.1016/S0140-6736(17)32253-5

  近日研究人员在多个国家开展大规模研究,考察水果、蔬菜和豆类摄入与心血管事件及其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其结果发表于2017年11月的Lancet上。在持续10年间,研究人员通过考察参与者(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35-70岁无心血管疾病135335名成人)的饮食结构以及频率,采用标准化问卷收集有关人口因素、社会经济地位(教育、收入和就业)、生活方式(吸烟、体力活动和酒精摄入量)、健康史和用药情况以及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信息。研究的主要终点是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死亡和非致命性心肌梗死、中风和心力衰竭,采用随机效应的Cox模型评估水果、蔬菜和豆类的饮食与心血管疾病事件和死亡率风险之间的关系。多因素分析显示每日水果、蔬菜和豆类摄入量与主要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心血管死亡、中风、非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总死亡率相关。研究发现每日3-4次水果、蔬菜和豆类摄入,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最低(HR,0.78)。水果摄入可降低心血管、非心血管疾病和总死亡率的风险;豆类摄入可降低非心血管死亡和总死亡率;而生蔬菜摄入与总死亡率风险降低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熟蔬菜摄入量与死亡风险中等相关。研究认为,水果、蔬菜和豆类饮食可降低非心血管疾病和总死亡风险,每日摄入375-500克的水果、蔬菜和豆类即可获得最大的风险降低收益。

  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摄入对一般人群死亡风险的影响截然不同

  DOI: http://dx.doi.org/10.1016/S0140-6736(17)32252-3

  2017年11月的Lancet发表了通过问卷收集参与者的饮食情况,考察脂肪与碳水化合物摄入与心血管事件及其死亡风险之间关系的实验研究。本研究由18个国家地区135335人参与,平均随访7.4年。研究的主要终点是总死亡率以及心血管事件(心血管疾病,非致命性心肌梗死,中风和心力衰竭),次要终点包括心肌梗死、中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非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评估碳水化合物、总脂肪和不同脂肪类型与心血管疾病和总死亡率之间的关系。随访期间,共发生了5796例死亡事件以及4784例主要心血管死亡事件。研究发现碳水化合物摄入与总死亡率正相关(HR,1.28),但与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疾病死亡不相关;脂肪摄入可降低总死亡率(总脂肪HR,0.77;饱和脂肪酸HR,0.86;单不饱和脂肪酸HR,0.81;磷脂,HR0.80),饱和脂肪酸可降低中风风险(HR,0.79);总脂肪、饱和脂肪和不饱和脂肪与心肌梗死或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无明显相关性。研究发现,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提高会导致参与者总死亡率风险提高,而总脂肪和个别脂肪摄入可降低参与者总死亡率,脂肪摄入与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或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不相关,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可降低中风风险。研究认为应根据这些发现重新制定全球饮食指南。

  九、9价HPV疫苗可预防90%的宫颈癌病例

  DOI: http://dx.doi.org/10.1016/S0140-6736(17)31821-4

  2017年11月的Lancet中,研究人员经过5年的随访研究,发现9价HPV(9vHPV;HPV6、11、16、18、31、33、45、52和58)疫苗的预防效果显著优于4价疫苗(qHPV;HPV6、11、16和18)的效果。研究招募14215位16-26岁的健康女性(既往无宫颈涂片异常、无宫颈组织活检异常、性伴侣不多于4位),分别在6个月内接受三次肌注9vHPV(n=7106)或qHPV(n=7109)疫苗。主要结局是与HPV31、33、45、52和58相关的高级别宫颈病变(宫颈上皮瘤样病变2级/3级、宫颈原位腺癌、宫颈浸润癌)、外阴病变(外阴上皮内瘤变2级/3级、外阴癌)和阴道病变(阴道上皮内瘤变2级/3级、阴道癌),以及抗-HPV6、11、16和18的几何平均滴定数(GMT)的效价。研究发现,与HPV31、33、45、52、58相关的宫颈、外阴、阴道高级别病变的发病率,在9vHPV组是平均0.5例/万人年,在4qHPV组是平均19.0例/万人年,有效性比为97.4%。9vHPV组对比4qHPV组,HPV6、11、16和18的GMTs在接种疫苗后1月到3年均是非劣质性的。研究认为9vHPV疫苗可预防与HPV31、33、45、52和58相关的感染、细胞学异常、高等级病变和宫颈癌。9vHPV和4qHPV在对HPV6、11、16和18的免疫原性相似。疫苗的有效性长达6年。9vHPV疫苗可提供更广泛的覆盖范围,并预防全球90%的宫颈癌病例。

  十、12-16周的献血间隔对献血者健康最为有益

  DOI: http://dx.doi.org/10.1016/S0140-6736(17)31928-1

  献血频率限制的目的是保障捐献者的健康。研究人员发现,男性间隔12以及女性间隔16周的献血间隔对献血者最为有益,该结果发表于2017年11月的Lancet上。研究人员从英国25个地区招募年满18岁的45263位全血捐献者参与研究(22466位男性、22797位女性),男性参与者接受间隔12周(标准)、10周和8周献血;女性接受间隔16周(标准)、14周和12周献血。主要结局是2年内的捐献次数;次要结局是与安全性相关的生活质量、与献血相关的潜在症状、身体机能、认知功能、血色素和铁蛋白水平以及因为低血色素水平而延期献血的情况。在男性中,与12周组比较,8周组和10周分别在2年内平均每人多捐献全血1.69个单位(约785mL)和0.79个单位(约370mL)。在女性中,与16周组相比,12周组和14周组分别多捐献0.84个单位(约395mL)和0.46个单位(约215mL)。生活质量、身体机能以及认知功能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但是,与标准捐献频次相比,捐献越频繁,献血相关的症状(如疲乏、气喘、虚弱、头晕和睡眠脚动症,特别是在男性中)越多、平均血色素和铁蛋白浓度越低以及因血色素低导致延迟抽血次数越多。更频繁的献血虽然可在不影响献血者的生活质量、身体机能和认知功能的情况下收集到更多的血液,但会导致更多的献血相关综合征、延迟和铁缺乏。

  (文字来源:梅斯医学)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